天文大事紀


永續發展,循環不息

01
23

金星合土星  ★★

凌晨4時可見金星合土星,兩星相距僅0.37°,但此時兩星在地平線下不

可見。當天日落後於西方低空可見金星、土星和初的眉月相聚於5°內,此時兩星相距0.64°,金星亮度-3.9等,土星0.8等,位於摩羯座。

 

03
02

金星合木星  ★★★

      晚間19時金星合木星,兩星相距僅0.54°,若以雙筒望遠鏡觀察,同視野內可看到木星、木星四大衛星與金星相聚,使用高倍率望遠鏡觀察可見金星盈虧。金星亮度-3.9等,木星-2.1等,位於雙魚座,日落後見於西方低空。

 

03
24

月掩金星  ★★★

      日落後在西方天空可見金星在初三的眉月正上方,兩星相距僅1°,此時兩星高度約30°。若天候許可,肉眼將可見初三眉月的地球照現象,與亮度達-4.0等的金星相伴,觀賞條件極佳。

19:52金星自月球暗緣掩入,此時高度角僅約10°,需選擇西方視野開闊處,並使用望遠鏡觀測效果更佳。20:47月落,20:49金星自月球亮緣復出不可見。

月掩金星發生時,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肉眼觀賞之外,亦推薦使用望遠鏡觀察月面暗緣的地球照現象。若使用高倍率望遠鏡,將有機會看到盈凸月狀的金星被月面掩入之過程。當天金星視直徑13.5"。

 

04
20

日偏食  ★★★

       本次日食為第129沙羅序列中第52次,為少見的複合日食,臺灣位於偏食帶,只能觀賞到日偏食。月球影自南印度洋起往東北方移動,偽本影帶可見日環食,中途月球本影錐接觸地表,本影區可見日全食,全食帶穿越澳洲與大洋洲後,在南太平洋轉回環食帶並消失。臺灣所見日偏食,初虧12:34、食甚13:10、復圓13:46,最大食分為0.089,全程歷時1時12分。本次日食臺灣可見之食分較小,僅可見太陽盤面稍有缺角。觀測太陽有其危險性,請務必使用適當減光裝置。

 

07
10

火星合軒轅十四  ★★

下午16時火星合軒轅十四,兩星相距僅0.7°,火星亮度1.7等,軒轅十四

亮度1.4等,位於獅子座。日落後朝向西方天空觀察,可以看到兩星相當接近,若使用望遠鏡觀察火星,有機會見到火星極冠等地形特徵。當天金星位於兩星西方5°內,三星交互輝映的景象十分特別。

 

08
18

英仙座流星群極大  ★★★

    英仙座流星群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,活躍日期為7月17日至8月24日,

今年極大期預估在8月13日,ZHR值可達100,輻射點約在晚上22時東昇,可在光害稀少、東北方視野開闊處觀察。今年英仙座流星群極大期當晚月相近朔,觀賞條件佳,是相當推薦觀察的天象。

 

 

08
27

土星衝  ★★★

土星於當天16時28分到達衝的位置,此時土星與太陽相距180°,同時為一年中最接近地球的時期。土星亮度0.4等,在寶瓶座,視直徑19.0",含光環44.2"。土星有著美麗光環,深受一般大眾喜愛。透過望遠鏡除了觀察土星環外,太陽系最大的衛星-土衛六泰坦也相當明顯,值得觀察。

 

10
24

金星西大距 ★★★

金星西大距發生於7時14分,此時金星與太陽相距46.4°,亮度-4.5等,日出前可見於東方天空。

 

10
29

月偏食  ★★★★

   本次月偏食為第146沙羅序列中第11次,臺灣可見大部分月食過程,僅半影食終在地平線下不可見。半影食始02:01、初虧03:35、食甚04:14、復圓04:52、月沒時刻06:07,月偏食全程歷時1時17分。本次月食最大食分為0.122。發生月食時,月球位於白羊座,往西方天空觀察可見月偏食與木星相伴。

 

11
03

木星衝  ★★★

木星於當天13時2分到達衝的位置,此時木星與太陽相距180°,同時為一年中最接近地球的時期。木星亮度-2.9等,在白羊座,視直徑49.5"。透過望遠鏡很容易看到木星4大衛星,連續觀察數小時即可明顯看出衛星的運動。木星的盤面有著斑斕的平行條紋,以及比地球還巨大的超級風暴「大紅斑」,都是觀察重點。

 

雙子座流星群極大  ★★★

 

      雙子座流星群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,不但流星數量多而且穩定,活躍日期為12月4日至12月20日,ZHR值可達150。輻射點位在雙子座頭部,約19時升起,天黑後朝東方觀察,越接近午夜越容易看到流星。雙子座流星群的特色是流星速度中等偏慢(~每秒35公里),亮度中等偏亮,偶爾會出現較明亮的火流星。今年雙子座流星群極大期當晚月相近朔,觀賞條件極佳,十分推薦。

 

12
19

資料來源: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

花蓮縣政府

縣府地址:97001 花蓮市府前路17號

連絡電話:03-8227171轉522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08:00 - 12:00, 13:30 - 17:30
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權所有,轉載必究

照片提供:陳冠榮、林柏偉